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以无人机为核心载体,在农业植保、物流配送、环境监测、应急救援等领域快速落地。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,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我国在无人机研发设计、装备制造、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降低了人力成本,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作为低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,其研发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表现、使用安全以及应用领域的广泛性。数据显示,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达 8591.7 亿元,2026 年或将突破万亿元大关。
同时,伴随这一增长的是无人机研发设计、无人机负载系统开发、无人机飞控系统开发、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、无人机驾驶员、数据标注员、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相关数字技术与专业人才的巨大缺 口。经研究决定,全国3D 大赛组委会启动“2025第 18 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低空无人机设计仿真与竞技专项赛 ”。
该赛项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,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动手等能力,携手打造具备数智素养,有创意想法、有创新能力、有创造精神、有创业思维的新质人才。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教育链、人才链的深度融合,以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赛项组织
(一)指导单位
科技部、教育部、工信部、中国科协
(二)主办单位
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
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
全国3D 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(3D 动力)
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
(三)承办单位
各赛区组委会、各赛区技术专家委员会、专项赛各承办校
(四)技术支持与协办单位
深圳千星云科技有限公司
二、赛项主题
数智低空 · 飞创未来
三、参赛对象
本赛项设高职高专生组、本科生/研究生组,每个参赛团队由 3 名应届学生和1-2 名指导老师组成。每位学生只能加入 1 支参赛队,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多支参赛队伍。
四、竞赛内容
阶段 | 竞赛项目 | 竞赛内容与要求 | 竞赛主要考察点及注意事项 |
初赛/校赛 |
无人机数字化创新设计+ 无 人 机 飞行仿真模拟实操 | 校内选拔: 1、开放创新设计:设计无人机负载夹爪装置,要求通过3D 打印设备制作该夹爪装置实物,使其能实现抓取并承载1kg 投掷物; 2、按参赛要求提交自主设计无人机负载夹爪装置的设计方案、设计原理/结构/功能、方案视频、3D 设计数据/数字样机等资料; 3、通过无人机飞行仿真模拟竞赛确定校级飞行排位。 | 面向本科生/研究生: 1、无人机夹爪创新设计的合理性、应用场景的实用性; 2、无人机现场装配、调试、调参、试飞; 3、按时间、要求精准完成飞行、投掷任务。
面向高职高专生: 1、无人机现场装配、调试、调参、试飞; 2、按时间、要求精准完成飞行、投掷任务; 3、四旋翼无人机负载夹爪 |
省赛 |
无人机现场实操+飞控+现场答辩 | 分 7 个大区现场选拔: 1、现场实操:无人机标准套件及校赛无人机负载夹爪装置 3D 打印实物进行装配、调试、调参、试飞; 2、飞行控制:按任务要求携带投掷物完成飞行任务及投掷竞技; 3、现场答辩:方案设计原理/结构/功能、数字技术路线、创新点、3D 打印抓取装置等进行展示,现场答辩评审。 | 装置设计建模任务与现场答辩表现。 注意事项: 1、无人机试飞需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调试;
2、无人机现场竞技采用标准的无人机装备,在指定的场地内进行实操竞技。 |
国赛 |
无人机现场实操+飞控+现场答辩 | 龙鼎大奖争夺赛: 1、现场实操:无人机标准套件及校赛无人机负载夹爪装置 3D 打印实物进行装配、调试、调参、试飞; 2、飞行控制:按任务要求携带投掷物,完成规定路线飞行任务及投掷竞技; 3、现场答辩:方案设计原理/结构/功能、数字技术路线、创新点、3D 打印抓取装置等进行展示,现场答辩评审。 |
注:技术平台支持请联系技术支持与协办单位联系人,详细要求见赛项技术规程或竞赛方案。
五、赛程计划安排
1. 赛项报名/项目作品提交/校赛选拔:7月22日-9月30日;
2. 省赛:2025年10月1日-11月15日;
3. 国赛:2025年11月下旬-12月(具体时间另发通知)。
参赛人员(团队)统一在大赛官网(https://3dshow.3ddl.net/i/WRJ)注册、组队报名,并按要求完整、准确、真实地填报相关信息。
六、作品提交要求
1. 初赛/校赛作品提交要求:
(1)开放创新设计作品提交形式:专项赛根据全国3D大赛统一规则及评审相关要求,作品在该专项赛 3Dshow专辑官网(https://3dshow.3ddl.net/i/WRJ)下
提交。
(2)开放创新设计作品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:负载装置技术方案介绍,设计
原理、功能实现方式、创新点说明、结构兼容性分析、3D 打印材料与工艺策略说明等,设计制作有关的视频介绍等。
(3)作品设计图纸、模型要求:设计图、装配图、结构图,3D 模型须按要求在作品 3Dshow 介绍中体现。
(4)详情要求见竞赛方案。
2. 省赛、国赛作品提交要求:
(1)答辩材料与提交形式:答辩提交的材料包含作品 PPT,设计制作过程视频及设计工程文件。答辩材料参赛选手在答辩现场提交给评审专家。
(2)PPT 答辩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:负载装置技术方案介绍,设计原理、
功能实现方式、创新点说明、结构兼容性分析、3D 打印材料与工艺策略说明等,飞控配置等。
(3)设计制作过程视频,应包括设计建模过程、3D 打印制作、装配验证、负
载飞行投掷画面等,便于评审专家直观了解参赛项目/作品。建议视频格式为MP4,时长约 1 分钟,大小不超过 200M。
(4)工程文件:三维模型文件(STL/STEP/IGES/OBJ)、结构工程图。
(5)详情要求见竞赛方案。
七、评审与评奖
1. 评审标准
评审采用综合评分办法,详细要求见竞赛方案。
2.奖励办法
省赛评选产生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国赛评选产生龙鼎大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并根据各参赛团队组织与获奖情况,评选产生优秀指导教师奖、优秀组织奖。 由 3D 大赛组委会对省赛及国赛获奖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,包括获奖荣誉证书、奖杯、奖品,以及获奖作品项目投资孵化、获奖团队优先直接入职、面试推荐读研、师承、进修、实习等机会,各参赛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校奖励。
八、相关条款
1. 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,不得违反公共道德习
俗,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团队承担。
2. 作品必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。参赛团队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、商标权或其他权利。凡涉及抄袭、剽窃等作品,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。
3. 全国3D大赛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,有进行学术交流、案例应用、商展、宣传等权利。
4. 全国3D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。